25

Nov

互聯網+傳統文化,順歷第壹款實體產品眾籌成功

2015-11-25

 

   當壹本老黃歷以眾籌的形式走進妳的微信朋友圈,也許妳會被這群人的創意驚訝到。別不信,以主打老黃歷擇吉的日歷應用“順歷”已經把這事兒辦成了。今年可以說是互聯網+元年,這次順歷發起的微信眾籌“老黃歷”,是壹次典型的“互聯網+傳統文化”的新玩法。

     在提到這款產品之前不得不說的是,中華文化源遠流長,但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,大量的民俗文化,國學經典出現無人繼承,任其消失的境況。當前國家領導人在多個場合提及並宣傳中華傳統文化,學習國學經典,同樣的巧合在年中谷歌think mobile大會上,谷歌重點推薦過中國歷法類應用“順歷”,前身為老黃歷的“順歷”這次受到谷歌的重點案例分析,不妨理解為谷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,這些現象都釋放了明顯的傳統文化逐步升溫的信號。

 

 

    順歷作為靈機文化旗下的明星級產品,將傳承五千年的中華傳統黃歷,融入互聯網+,通過移動互聯,向用戶傳遞出“選擇更好生活”的態度,而此次眾籌的老黃歷,也處處彰顯這樣壹種生活態度。

  

     順歷改變了以往黃歷破破舊舊的做工,選取了上好的紙張又保留了傳統懷舊的情懷,以更加年輕態的設計風格,適應了書房、臥室、公司等多種使用場景。將本身構建的擇吉大數據輸出到線下實體上,同時搭配上生肖運勢、節氣養生、傳統節日來源,為用戶送上壹本內容豐富,做工精美的《2016順歷》。

 

     產品在對用戶開放眾籌後,獲得了熱烈的反響,僅用了半個月就順利完成了眾籌目標,用戶在收到紙質版順歷之後也是好評不斷,在微信和QQ上紛紛曬單,壹本老黃歷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播,這就是互聯網+傳統文化壹種表現形式。

 

 

    在中午五千年文明的道路上,“挑日子”是壹件看是小,實非小的大事,在8090後的記憶中,翻看家裏墻上懸掛的老黃歷,聽老人選日子,自己每天撕去舊的壹頁黃歷,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回憶,正是對於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,讓順歷第壹次產品眾籌就大獲成功,互聯網企業尋找線下實體輸出產品,軟硬件結合的方式較為常見,在互聯網+傳統文化這壹新興領域,順歷已經率先走出了自己的第壹步。

 

 

     傳統、黃歷、擇吉、移動互聯、眾籌、APP,當這些都聚焦在順歷上,互聯網+傳統文化已然開始了新的碰撞,期待順歷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。

 

 

掃碼立即下載“順歷”,手機也能看老黃歷